晋献公托孤大臣荀息:政坛素人佛系不作为,害死自己和两个少君主
#头条创作挑战赛#
晋献公有四大金刚。
整饬政务的郭偃和士蒍,治理军务的里克和荀息。
里克,军中职务相当于晋国军队的前锋部队总指挥;而荀息,军中职务相当于晋军司令部的参谋总长。
荀息,姬姓,晋国远支宗室子弟,家族享有封邑在荀邑,后裔以采邑为氏,就有了荀氏一支。
荀息成为晋献公的智囊、亲信以及左膀右臂,是在晋献公想要打通晋国南下通道进入中原而对虢国发动战事的关键时期,荀息这个晋军参谋总长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了。
晋国南下进入中原,首先要经过虞国的地盘,进入虢国领地北虢的上阳城,然后渡过黄河,再经过虢国南虢的下阳城,然后往东走崤函谷道,这才进入东周王城洛邑,再往东进入中原地带,与郑国、宋国、鲁国等中原诸侯进行邦交活动和经贸往来。
展开剩余86%出一趟远门非常不容易,如果是进行远途商旅交易那中间过路费买路财成本奇高,再想着参与中原的军事行动更是难上加难。
荀息,只出了一招,就是以讨伐虢国的名义,向虞国国君虞公借道,并且坚持只用这一招。为了达成借道的意图,荀息支招,让晋献公各种送礼送各种厚礼给虞公。
理由是晋献公在处置晋国公族内部事务的时候,虢国国君虢公不但收容了晋国的流亡公族,还资助甚至直接出兵攻打晋国的城邑,公然干涉晋国内政企图在晋国内部发动政变和动乱,晋献公不得不出兵教训一下虢公。
理由成立而且充分,关键是匹配于理由的礼品从数量到质量都成正比,于是虞公答应了,而且准许了两次。于是前后不到三年时间,晋献公在荀息的谋划下,晋军不但全歼了虢军占据了虢国全部的地盘,在晋军凯旋班师的时候,与晋国国内的军队前后夹击,同时顺便灭了虞国。而且曾经送给虞公的各种厚礼不到三年时间全都回到了晋献公的府库中,等于寄存在虞公家里还不用付保管费用。
最关键的扩张、最关键的谋划、最关键的战果,晋国南下的大门终于打通了,南大门的钥匙从此握在了晋献公的手心里。
自此,荀息就成了晋献公眼里的第一功臣,晋献公对荀息的倚重也打破了上限。尤其是在治军两驾马车其中的里克这一驾战车明显站队到晋国世子申生一边的时候,晋献公已经将荀息认定为可以绑定的战略伙伴级别的亲信了。
晋献公的儿子比较多,比较出色的是:世子申生、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晋献公自己比较疼爱的有:公子奚齐、公子卓子。
这么多孩子的母亲当中,晋献公现在最宠爱的是公子奚齐的母亲骊姬。
晋国经过:曲沃代翼、计灭公族、献公灭国、假道伐虢等称霸中原的前戏阶段,产生了众多军功累累的功臣,有的功臣家族发展成了权臣。
现在这些功臣已经在群公子中选择站队了,更为夸张的是权臣家族不仅选择站队而且多头下注,嫡子长子的站队世子、小宗子弟则选择跟随二公子或者三公子。晋国内部开始形成了几个派系:世子系、二公子重耳派、三公子夷吾派、以及国君献公系、中立派至少五个以上的派别。
晋献公手上刚刚灭掉曲沃桓、庄公族的时间还不久,眼看着自己家的公子党又茁壮成长着,并且世子申生和重耳、夷吾相处得非常融洽,就曲沃桓、庄公族的经验教训而言,这未来就是隐患。但是自家的亲生儿子又下不了重手,只能先想办法将已经形成庞大势力的三个公子外放、驱逐、然后再流放至异国,之后再从容布局,安排自己的接班人人选。
但是这个操盘的过程比扩张领地、攻占城邑、灭国并国复杂得多了,局势马上就脱离了晋献公布控的轨迹,无法控盘了:世子自杀,两位公子跑路,不该死的死了不该活的跑远了,中间他的女婿秦国秦穆公还跳出来掺合了一脚,那是他那嫁给秦穆公的女儿要保她兄弟俩的命。
晋献公身心俱疲的时候,有了一个可以散心的机会,在去参加并准备观摩学习中原霸主齐桓公组织的中原诸侯峰会葵丘会盟的路上却病倒了。
这一病没想到会要了晋献公的命。
晋献公临终前才仓促将骊姬生育的公子奚齐托孤给了荀息。荀息凭着满腔的忠心接受了这万钧的重担。
当时晋献公虚弱地问着荀息:“孤如果将这个弱小的奚齐托付给你,你将怎么办?”
荀息忙不迭地叩头回答:“下臣将竭尽全力,并用上全部的忠贞。这道坎能过,那是君上在天有灵;如果这道坎过不去,那么下臣将以死谢罪!”
晋献公再问了一句:“你说的忠贞是什么意思?”
荀息匍匐回答道:“有利于公室之家的事务,只要是自己知悉的都会认真做好,这是忠;送终往者事奉新君,做到两边都不会猜忌,这是忠。”
晋献公无语了,因为他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是托孤大臣的意图是传达到位了,要让公子奚齐送上晋国铁王座的决定也是传递得清清楚楚了。
按仪礼安排好晋献公的丧礼,荀息转身就按部就班忙着公子奚齐即位的大事。
此时,四大金刚中的军头里克却传话给了荀息:“三位公子他们的同党有积怨将要爆发,外有秦国外援、内有晋国国人将会支持他们,先生你将怎么办?”
一向以谋略大师著称的荀息平静地回答里克说:“那就让他们去死。要么就是让我去死!”
里克回应荀息说:“一个死字,对事情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呀。”
荀息还是一副愣头青的样子:“我已经与先君明言了,我就不会有二心。哪能因为实现诺言而贪生怕死呢?所以即使无益,我还能也避免得了吗?我相信国人行善的欲望,谁会不如我呢?同样的我决无二心的心志,哪能让别人阻止我呢?”
晋献公去世于公元前651年9月。
10月,就在荀息同时安排公子奚齐即位仪式流程事项的细节琐事间,里克动手了,里克派出的杀手在居丧的休息室里杀死了公子奚齐。
荀息认真起来了,将要一死以明志。这时身边的下属马上提出建议说,国君的葬礼还没举办,你死了谁来主持呢。现在我们还可以拥立公子卓子来辅佐他。
于是荀息率领部众拥立公子卓子,并且安葬了晋献公。
11月,军头里克竟然在朝堂上,众目睽睽之间,再次杀死了行将即位的公子卓子。
荀息,实现自己的诺言,为此自杀谢罪。
这场夺嫡的宫斗,以没有任何悬念一边倒的情节不可思议地就杀青了。
留下一脸懵圈的旁观者,发了一声叹息:就这?!
连发弹幕的时间都不给,给荀息直接就是烂番茄级别的评分。
是的,晋献公跟荀息的讨论肯定不止一次,之前应该分析过形势的,这史书上记载的对话是最后一次,荀息表忠心的场景;
荀息不断地以死明志,应该也是这样对待他的部众的,让军方的人员没有参与到夺嫡纷争中,保证了晋国的局势平稳,毕竟他在军方的位置摆在那边,但是他弹压不了里克;
里克第一次出手后,荀息为什么没有出手,实在无法理解,作政坛老白生瓜解释也是不能完全说得通的;
最后荀息选择自杀来结束宫斗的剧情,他的谋略和可以阻止两位公子被谋杀的力量怎么就自行消失了呢?
发布于:天津市
